海安县李堡中学依法治校工作总结
让法治之花盛开在李中
——海安县李堡中学依法治校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校依法治校工作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提高广大师生法律素质为基础,以增强依法治校和依法执教能力为重点,深入推行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制度,全面推进“法治进课程”活动,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加强领导,形成依法治校共识
我校在抓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高度重视依法治校工作,每年均将其列入重点工作之一。首先,每学期初校务会议研究全学期重点工作时,依法治校工作是重点内容之一,2014年、2015年重点研究了“法治进课堂”实施方案,从师资、教材、课时等方面作了详细的研究。在学期工作计划中有详细的依法治校工作计划。其次,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全体班主任为成员的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政教处、安保处负责具体日常工作的开展。同时,学校聘请海安县公安局李堡分局朱嵘、检察院张英祥、法院缪宏勇、司法局周平等同志担任我校法制副校长,指导我校法治建设工作。每学期均邀请他们来校为全体师生至少作两次集中法治讲座,根据需要,还邀请他们分对象做法治辅导,如对少数违纪学生开设的“日常行为规范培训班”的法纪教育辅导等。再次,制定了例会制度和各项考核奖惩制度。每月初都要召开班主任、中层干部例会,总结上月的工作情况,并布置当月工作。为了明确各自的职责,学校与各处室、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各岗位分别签订了安全、法治工作责任书;建立了相应的考核制度,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后勤各岗位、中层管理实施逐月量化考核,教师的教学质量实施学期考核,所有考核结果均纳入绩效考核,将实际工作与经济利益紧密联系,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学校还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学校的法治文化建设,加大了法治宣传力度,形成依法治校共识。
二、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学校管理体制
1.依法落实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的办学思想、决策能力甚至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管理和师生的言行。为此,校长室认真研究李堡中学悠久的办学历史基础上积累起来的丰富办学经验,广泛征求师生员工的意见,认真学习国内外先进教育理论,提出了“求真、求善、求美,成就学生未来”的李堡中学办学理念,大力推行“真善美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确立了学校办学的努力目标:秉承李中优良传统,立足海安东片,面向全县,内练苦功,外树形象,努力把李堡中学建设成为科研引领,教育优质,特色凸显,既富有光荣传统底蕴,又兼具现代化特征的现代化农村完全中学。
围绕目标,校领导身先垂范,坚持每天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岗,早晨带领学校中层干部在校门迎接学生的到来,晚上直至学生离校后才休息。在校长的感召和带领下,全体中层干部蹲点到班级到备课组,深入课堂第一线;班主任深入班级、宿舍区全程跟踪管理。教导处开展的“推门听课”、巡课、“校内小视导”促进了教学管理精细化;“书香校园” 将书籍送进每一个教室;“青蓝工程”带动了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每周“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检查”的主备课活动,使教研活动落到了实处;实施每周“好课堂评价”,激发老师的教学热情;增设“班级单科优秀奖、优秀进步奖”,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向上。政教处、团委开展的“行为德育”教育模式,正在努力形成“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学生个个都是进取者”的局面。具体做法为“六个一”:学生利用寒暑假或节假日时间拜访一位教过你或正在教你的老师、为社区或邻居做一件好事、为父母做一顿好饭、学会做一项家务、看一本好书、参加一项志愿者活动。每位学生认真参加德育实践活动,并就其中某一点写心得体会。新学期初,每人在班内交流活动情况与心得体会,好的心得体会入选学校《绿岛》校刊并推荐报刊发表,学校还组织“六个一”演讲比赛活动等等。安保处每日坚持“护校巡查”,每月都能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组织疏散演练,每学期组织安全法制讲座。总务处每日坚持两次“巡岗”,每周坚持“一次设施大检查、一次节能大评比”,每月坚持“一次后勤岗位民主评议”,学期末组织对后勤人员进行了全面考核……,这一切使学校充满了活力。
2.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不断加强组织建设,每月25日为党员活动日;每年的5月10日定期开展“5·10”思廉日活动;寒暑假在党员教师的带领下开展“拒绝有偿家教”活动;每年的九月按局党委要求开展“算账教育月”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党员教师参加镇、县党课比赛;组织党员教师参观七战七捷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学校党支部多次荣获优秀基层党支部。
3.学校组织机构健全,职责明晰。学校领导分工合理,职责明确。根据《四个不直接分管制度》,党支部书记、校长刘书银负责全面工作,陆祥群主要分管教学、工会、人事,陆宝文分管政工、监委会,于忠桂兼任党支部副书记分管后勤、财务。学校从人事、教学、学生管理(思想法制教育、社团、安全)、教科研等方面综合考虑,共设置了7个科室,分别是校办公室、教导处、政教处、安保处、总务处、教科室、团委。各处室在校长室领导下分工不分家,紧密配合、共同协作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4.学校制订了《行政办公会议制度》《校长办公会议制度》《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定期召开有关会议,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要求规范学校决策行为并接受监委会和教职工的监督,努力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三、建章立制,完善依法治校的规范体系
1.我校根据相关的法规性文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李堡中学章程》。此《章程》由学校教代会全体通过,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定。它的制定,使学校的办学行为得到了全面的规范,大大加快了我校依法治校的进程。
2.以学校章程为基础,健全、完善并且新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方面的规章制度。比如,修改了《李堡中学内控制度》、《李堡中学绩效考核方案》、《李堡中学班主任管理及考核制度》、《李堡中学岗位竞聘实施方案》、《李堡中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校紧急事件处理预案》等。新制订了《李堡中学“好教师”“好学生”评比制度》、《李堡中学教学信息员制度》、《李堡中学公务接待制度》、《公务用车使用制度》等制度。学校还通过集中宣讲、分散学习等方式并通过学校网站、校园广播、公示栏公布、国旗下讲话等途径,提高师生的知晓率。
四、聚集民智,大力推行民主管理
1.实施校务公开,广泛接受师生监督。学校有完善的校务公开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所有重大事项和重大决策以及各项考核、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均在校务公开栏内予以公示,广泛听取意见,确保各项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学校在办公楼一楼、橱窗、食堂等地均有校务公开栏,及时公开有关内容接受师生员工的监督。
2.充分发挥工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职能。我校不断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教代会(今年年初召开了八届三次教代会),按要求完成各项议程。教代会召开前通过各工会小组广泛收集提案,倾听民声;每次教代会均要审议《李堡中学工作报告》、《李堡中学工会工作报告》、《李堡中学财务工作报告》、《李堡中学工会财务工作报告》和《食堂财务工作报告》;集中讨论教代会收集的提案并形成决策;学校重大决策需要由教代会讨论的都按照程序提交教代会讨论表决;全体中层以上干部每月向校长室述职,每学期向全体教职工述职并接受民主测评,述职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
3.建立家长委员会,家校共育效果显著。学校各班均成立了班级家长委员会,在此基础上,通过家长代表竞选,建立了李堡中学家长委员会并颁发证书,每年的9月随着新生的入学,我们都会按程序适时增补家长委员会成员。学校每月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每学期组织召开全校的家长会,邀请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宿舍、走进食堂”全方位体验学校管理,每次活动均能收到许多家长的良好建议:2013年共收到家长反馈意见123条、2014年118条、2015年截至目前共收到家长建议22条。学校设有家长学校,有专门的李堡中学家长学校网站和工作人员,各班级在家长学校网站均设有班级及学科记事,及时将班级大事、学科学习等信息通过网站发布,各班通过家校通平台向家长及时发送子女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个性化短信,完善了家校联系渠道。
五、依法办学,学校各项工作规范有序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利用各种节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三月学雷锋活动、五四青年节校园十佳歌手评比、庆中秋文艺晚会。每学期组织非毕业年级召开“交通安全”、“习惯养成”、“八礼四仪”等各具特色,效果显著的主题班会;组织开展 “法制伴我行”演讲比赛、校园艺术节、开办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组织学生参观 “仲氏阅览之家”;开展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行为德育”教育;组织学生进行暑期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法制宣传月及法制宣传日,进行“遵纪、守法、护法”签名活动;组织学生及家长进行网上“向国旗敬礼、做有道德的人”签名寄语活动;严格落实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校篮球、排球参加市、县级比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团委指导学生会自主管理,在跑操检查、文体活动组织、纪律检查、广播站宣传、卫生评比、“校园之声”广播站建设等各方面,学生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校刊《绿岛》社团被评为县优秀学生社团。2013年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中,学校被表彰为“优秀学校”;2013年被市教育局评为“南通市德育先进学校”;2013、2015年初中部被评为“教育教学质量四星级学校”称号;2014年学校还通过了县健康促进学校、卫生学校的验收,在海安县第八届运动会上我校荣获教育系统团体总分第二名的成绩。
2.严格遵守“五严”规定,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开齐学科、开足课时。校本课程亦独具特色:学校以语文组为依托,组织研发、编印了《与经典同行以圣贤为友》古典文集校本课程,定期举行“诵读圣贤,与经典同行”的主题活动;面对现代人急功近利、浮躁的心理趋向,学校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在全校推广“太极拳”练习,并以此为契机举办“太极文化论坛”,深入探讨“太极”文化真谛,以古典文化精髓影响师生身心发展;开展了《家谱研究》、《三门球》等诸多校本研修。
3.严格贯彻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招生规定,不违规招生,不受借读生,不开办任何重点班,学籍管理规范。
4.严格执行各项财经纪律。有较为完善的整套财经制度,如《财务制度》、《差旅费报销制度》等;财务审批一律实行财务审批小组集体审批,3000元以上支出均由办公会集体研究支出;各项采购、工程严格按规定需要实行招投标的一律通过招投标方式执行;所有支出均需在海安县公务消费监管平台网上申请审批后再行支出,学校的每一份钱使用均置于纪委和公众的监管之下,充分体现了“共款”姓“共”的原则。学校收费严格按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精神,每次收费均在学校公示栏和网站进行公示,并寄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和收费卡,让家长知晓、签字。历年来,我校从未有违规征订教辅资料和搭车收费的情况发生,更无收费争议和上访事件发生。
5. 李堡中学经过五十多年的风雨洗礼,形成了“团结和谐,严谨务实”的校风和“学而不厌”的学风,老师们秉承“诲人不倦”的教风关爱学生,任劳任怨,爱岗敬业,酒驾、涉赌、涉黄、推销教辅资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有偿家教等违规行为从未在我校教师身上发生。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全校师生遵纪守法意识强,在校师生无严重违纪和违法犯罪行为。
六、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师生权益
1.学校依法与教师签定聘用合同,经县教育局、人社局确认,从法律上予以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从各方面保障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积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参加进修培训。 2014、2015年全校共有39人积极参加研究生学历提升学习,占全部一线教学人员的34.8%,其中5人已考取在职研究生,学校保障他们的车旅费、学习费,从经费上予以保障,从制度上予以考核。现在李堡中学的老师是争着上各种公开课,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比赛而且是捷报频传,今年在南通市“一课一名师”的“晒课”比赛中我县高中有11名教师的课堂实录被推荐为国家级优秀课堂,其中李堡中学有7名,占海安的63.6%;以前李中几乎空白的课题研究,现在是遍地开花,老师争着申报各种研究课题,张云老师参加的华师大课题研究获得高度评价,其本人也被聘为华师大讲师团成员,多次赴山东,对山东省生物骨干教师进行培训。
2.根据《李堡中学章程》,学校制订并完善了一系列考核奖惩制度。如:《班主任考核制度》、《教研组长考核制度》、《年度考核制度》、《绩效工资考核制度》等。所有经费均由县财政予以保障,工会经常组织教职工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活跃教职工的身心,每逢教职工整生日、婚丧等均能予以慰问关心,逢年过节按照上级规定给予全体教职工发放一定的慰问品。
3.学校设有校长信箱、热线电话,网站设有电子邮箱,师生可以通过电话、书信、电子邮件甚至直接面谈等多种方式反映意见、提出建议、监督学校工作,积极参与学校管理。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我校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基本形式,学生会是学生参加学校管理的自治组织,各种社团活动和严谨的教学是学生受教育权利的有力保障。学校建有师生申诉制度,保证教职工和学生在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或对学校处理决定不服时,有权利有机会通过适当的途径进行申诉。由于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对师生关心照顾,至今无一例申诉行为发生。
4.为了进一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学校一方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每年均组织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教育月”、“遵纪守法专题教育月”、“5·10思廉日”等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和师德师风建设“十禁止”,在学校绩效考核中设有师德师风奖,确保师德师风建设措施得力,效果显著。我校教师队伍中至今未发生一起酒驾、涉赌、涉黄、推销教辅资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有偿家教等违规行为。另一方面,学校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爱“学困生”“贫困生”“心困生”。针对我校学生基础较弱,我们要求教师加大对个别学生的辅导,所有作业必须全部面批,全面实施小班化教学,课堂教学严格按照“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的十二字方针,加大对“学困生”的励志和鼓励,不让一个“学困生”被冷落;学校设有贫困生基金,建有贫困生档案,中层以上干部实施困难生帮扶,结合省助学金,保证了每一个贫困生都能正常在校就读;学校建有心理咨询室,有三名心理老师,建有全校学生心理档案,每周一、三、五开放咨询室,每学期开展心理教育讲座,校刊《绿岛》设有心理咨询专栏,在全校班主任、管理人员、心理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心态平和,文明有礼,无严重违纪和违法犯罪行为。
为了保障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学校一方面加大安全设施建设,临河修建了安全防护网,周边围墙加装了电子防护栏,校门卫室安有24小时视频监控,配合公安、工商、城建等部门拆除了校园围墙搭建的违章建筑,整治了校门的流动小摊点,校安工程争取了新建两幢教学楼计划;另一方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建立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和报告制度,定期开展紧急疏散演练;每天安排护校队值班巡查;聘请3名专职保安人员和3名兼职保安人员,学生宿舍区每晚除1名宿舍保安值班外,学校还安排1名中层干部带队和2名班主任一起加强对寄宿生的管理,与学生同住同睡;每天由校长带班负责校门的导护,校外人员入校均需与当事人电话联系并在门卫登记后方可进入校园,学生进出校门需出示证件,请假外出需持请假条登记;早、中、晚只要有学生在校就有干部教师管理,有力保障了校园安全,至今未发生一起校园安全事故,学校获2014年度南通市学校安全管理先进集体。
七、师生知法、懂法、守法,法制教育成果显著
我校是海安县教育系统“六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普法教育有年度工作计划,要求明确,重点突出,措施落实。一方面,学校领导和党员干部带头学法,用法;组织师生观看法制教育片、聆听法制副校长的法制讲座、进行法律知识考试;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事业单位人员违纪处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向社会公开承诺拒绝有偿家教,严禁教师侮辱、歧视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在平时的管理中,学校将教师依法执教纳入了师德师风考核内容。另一方面,每学期开展“法制进课程”活动,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每学期确定了“8+2”法制教育课时设置,安排政治教研组教师集体开展法制教育主备课,形成了我校详细的法制教育课案,在县局的统一安排下,统一落实了教材,真正做到了法制教育课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学校还开展了内容丰富的法治教育活动,如“开学第一课”、“法制教育月”、“12·4”宪法宣传日活动、“交通法规知识展”等;利用晨会、班会活动、国旗下讲话仪式及开学典礼等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安全、法纪教育,培养学生学习法津知识的兴趣和守法、用法的法律意识。
由于我校坚持依法治校,各项工作呈现出蓬勃生机,教师师德师风正,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历年来,学校无重大事故与案件发生,犯罪率始终保持为零。2013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中,被表彰为“优秀学校”;参与“省第六届中小学网络读书”活动获优秀组织奖;被市局评为“南通市德育先进学校”;被县教育局评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示范点学校”、优秀门卫室;初中部被评为“海安县教育教学质量四星级学校”称号。2014年,学校被评为“南通市依法治校创建先进校”“南通市长安学校创建先进校”“南通市首批数字化校园创建先进校”以及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示范点”“廉洁示范学校”和“关工委常态化”合格单位,学校还通过了县健康促进学校、卫生学校的验收,被评为海安县教育系统“六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在海安县第八届运动会上我校荣获教育系统团体总分第二名的成绩。2015年被南通市教育局评为“2014年度南通市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南通市学校体育工作先进集体”,2015年4月南通市教育局组织的“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专项督查暨全市普通高中学生身体素质测试”中,我校在全市51所高中列第七名,初中部再次获“海安县教育教学质量四星级学校”,学校卫生工作被县局评为“A”级。
我校在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将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高举素质教育旗帜,坚持依法治校,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现代化学校。
用户登录